【中国中医药报】董玉节: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


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,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。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中医药人才,充分发挥人才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、战略性、决定性作用,日前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、教育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《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》。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,推动中医药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,必须深入贯彻落实《意见》精神,做到“四个坚持”。

坚持方向性,强调党管人才。国无德不兴,人无德不立。“才者,德之资也;德者,才之帅也。”我们党的用人标准是德才兼备、以德为先。中医药事业发展,需要的是大批德才兼备的中医药人才,需要的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、立志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。《意见》明确指出:“坚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将党的领导贯穿中医药人才工作全过程,为把握人才工作方向、全面推进人才兴业提供根本保证。”因此,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“党管人才”原则,坚持正确政治方向,强化思想政治引领,坚持人民至上,永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,弘扬崇高职业精神、恪守职业道德、遵守执业规范,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、重大疾病治疗、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,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。

坚持针对性,强调服务需求。新时代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如何更好地服务需求,需要坚持问题导向。《意见》指出:“当前中医药人才还存在着总体规模不大、领军人才不足、基层人才缺乏、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。”因此,面向健康中国战略,围绕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大需求,需要着力强化“顶天立地”的人才队伍建设。《意见》就“加快培养集聚中医药高层次人才”和“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”方面进行了部署。在“顶天”方面,要重点加强中医医疗服务、公司产品、科学研究、产业发展、文化传播、对外交流与合作等相关领域战略人才、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队伍建设,着力打造中医药领域战略科学家、领军人才、青年拔尖人才,积极发挥院士、国医大师、长江学者、岐黄学者、国医名师等的引领作用,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传承创新;在“立地”方面,要着力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,扩大基层人才供给,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,改善基层人才发展环境,培养造就一批扎根基层的中医药人员,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够看上好中医、吃上好中药。

坚持规律性,强调守正创新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需要遵循特有的规律,既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,也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。在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方面,要正确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,坚持传承不泥古、创新不离宗,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,坚持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注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,深入发掘中医药精华,在创新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,促进中医药特色发展;在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方面,《意见》指出:“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并举,立德树人与能力提升并重,思维培养与技能培训结合,注重‘读经典、跟名师、重实践、强素养’,注重吸收和融合先进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,注重事业造就人才、人才推动事业,着力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。”因此,要大力中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,既要注重传承中医的思维方式和大医精诚精神,又要把中医学和现代知识、人文精神有机融合。

坚持保障性,强调深化改革。良好的环境是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保障。《意见》围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,从拓宽中医医疗服务岗位、落实用人自主权、加大薪酬激励力度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、健全表彰奖励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措施。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,一方面要着力破除中医药人才培养、引进、使用、评价、激励、流动、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;一方面要落实好国家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政策措施,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、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、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、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,打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,着力解决政策落实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,切实增强中医药人才职业荣誉感,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发展环境。

人才兴,中医兴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得力,将夯实中医药振兴发展之基,确保中医药薪火相传、后继有人,不断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,不断服务人民健康,更好地为建设健康中国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(董玉节 365正规平台)